评价结论与建议: 评价结论: 本项目功能分区明确,总体布局及设备布局较为合理;建筑设计基本能够满足建筑物的采光、通风、隔热、隔音、防毒等卫生学要求;辅助用室设置数量、规模基本能满足本项目,符合国家职业卫生相关要求。 建议: (1)进一步完善职业病防治规划及实施方案,防治规划应包括目的、目标、措施等,实施方案应包括时间、实施步骤、技术要求、验收方法等。 (2)当该项目因技术、工艺或原材料发生改变而引起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生变化时,须按规定进行申报变更。若遇单位名称、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发生变更时,也须按时申报。 (3)应按照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》(GBZ158-2003)的要求,根据作业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特点增加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的种类,设置告知牌,并辅以中文说明。 (4)该项目中的苯,可经皮肤吸收,建议加油工岗位作业人员工作结束后立即清洗,并将工作服与其它衣物分开放置。 (5)定期对加油站输油管道和设备检查、维护,发现有损坏或其他原因导致不能正常工作的,应及时进行清理、维修。 (6)本项目按公司制定的个人防护用品发放的相关制度执行,应督促作业人员按要求佩戴个人防护用品。 (7)依照该公司制定的《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》和《职业健康体检制度》,组织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,完善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。 (8)公司应加强与当地消防、医疗机构的协作,定期安排应急救援演练,加强作业人员现场自救、互救技能的培训。应急预案应当至少每三年修订一次,修订情况应做好记录并归档。 (9)根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和评价制度,依据《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》(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)的要求,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,并将结果告知作业人员。 (10)对应急救援设备应进行定期检查与维护,发现有损坏或其他原因导致不能正常工作的,应及时进行更换。 |